六安瓜片是怎么来的、历史文化探讨

六安瓜片是怎么来的、历史文化探讨
六安瓜片,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六安瓜片”茶诞生于“六安茶”之中,是清朝名茶中之精华。根据六安史志记载和清代乾隆年间诗人袁枚所著《随园食单》所列名品,以及民间传说,六安瓜片于清代中叶从六安茶中的“齐山云雾”演变而来,当地人流传“齐山云雾,东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达金盆照月、北连水晶庵”的说法。六安瓜片原产地在齐头山周围山区,清朝列为名品入贡,并畅销江淮之间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京津地区,曾远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市场。
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后,方有资格每月享受十四两六安瓜片茶的待遇。老一辈革命家对六安瓜片多有情钟,一代伟人周恩来与叶挺将军曾有一段与六安瓜片的不解情缘。
建国后,六安瓜片一直被中央军委作为特贡茶。

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首次访华,六安瓜片被作为国品礼茶馈赠,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被传为佳话。“六安瓜片”不愧为六安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六安瓜片属绿茶的一种,产于皖西的大别山区,刘安,金寨、霍山三县。其中品质最优的是金寨齐云山蝙蝠洞所产,故又名“道地瓜片”。
相传,很久以前,金寨麻埠镇有个农民叫胡林,在齐云山以代替人炒制茶叶。一天,他采茶, 来到一处悬崖石壁前,那儿古木纵横,人迹罕至。突然他发现几株茶树,茶叶葱翠欲滴,极为鲜嫩,芽叶上还有茸茸白毛。胡林精于此道,知道是不可多得的珍品,马上采摘下来,炒制成茶。回家路上,他赶路心急,口干舌燥,便走进一家茶馆,将随身所带的山茶拿出来冲泡。开水一注入,只见壶中浮起一层白沫,恰似朵朵云雾,又如金色莲花。一阵异香散发开来,举座皆惊,都赞道:“好茶,好茶!”后来,胡林又回到山中,去找那几株茶树,可是峰回路转,再也找不到了。
若干年过去了,有人在齐云山蝙蝠洞又发现了几株茶树,和胡林当时描述的一模一样,大家就称之为“神茶”。据说,六安瓜片就是神茶的嫡系子裔。
这是当地的传说,反映出当地老百姓对六安瓜片的推崇,颇有点“此无不应人间有”的意思,更有趣的是,一千年前的文人学士,也对这一带的茶编织过故事,同样也“神”的很。
李德裕是中唐名相,据说精于茶理。曾有一位官员出任苏州牧,李德裕对他说:“您到舒州任上,请给我寄小三袋天柱峰茶。”(天柱山,又名霍山,属舒州,即今六安瓜片产地之一。)那位官员为了讨好李丞相,献上了数十斤,李德裕为官清正,拒不接受这份厚礼,便如数退还。第二年,那个舒州刺史即将离任,又一次向李丞相献茶,这一次,他学乖了,采取少而精的方针,可以搜求了几小袋,李德裕欣然接受。
一次,李德裕对众人说:“天柱峰茶可以消酒食毒。”于是当场试验,令人烹了一壶茶,浇到肉食上,放于银盒之中。第二天早上,打开一看,肉已化为水了。(见唐佚名《玉泉子》)
把这两个传说结合起来看,那就是六安茶的“神”,恐怕与其药效有关,所以明代闻龙《茶笺》称六安精品,入药“最效”。

六安瓜片形态特殊,色泽翠绿,茶香浓烈,味甘美而耐泡,再加上药效显著,它的畅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