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是做什么的、工作原理

自吸泵是做什么的、工作原理
自吸泵是南方常用的一种泵。原理是利用水的流速冲力,叶轮带动泵叶轮把水抽到河岸上面。这种泵扔到河里就能抽水,不过必须水流急,或有落差的地方。自吸泵,普通自吸泵,若吸入液面在叶轮之下,启动时应预先灌水,很不方便。为了在自吸泵内存水, 吸入管进口需要装底阀,自吸泵工作时,底阀造成很大的水力损失。
所谓自吸泵,就是在启动前不需灌水(安装后第一次启动仍然需灌水),经过短时间运转,靠自吸泵本身的作用,即可以把水吸上来,投入正常工作。
自吸泵按作用原理分为以下几类:
1、气液混合式自吸泵(包括内混式和外混式);
2、水环轮式自吸泵
3、射流式自吸泵(包括液体射流和气体射流)。
一、气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原理
气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过程:由于自吸泵泵体的特殊结构,水泵停转后,自吸泵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自吸泵再次启动后由于叶轮旋转作用,吸入管路的空气和水充分混合,并被排到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上部的气体溢出,下部的水返回叶轮,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余空气混合,直到把自吸泵及吸入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完成自吸,并正常抽水。
二、水环轮式自吸泵的工作原理
水环轮式自吸泵是将水环轮和水泵叶轮组合在一个壳体内,借助水环轮自吸泵将气体排出,实现自吸。当泵正常工作后,可通过阀截断水环轮和水泵叶轮的通道,并且放掉水环轮自吸泵内的液体。
三、射流式自吸泵的工作原理

射流式自吸泵,由离心泵和射流泵(或喷射器)组合而成,依靠喷射装置,在喷嘴处造成真空实现抽吸。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