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电感产生的相位差如何理解?

电容电感产生的相位差如何理解?
电容和电感产生的相位差只是针对交流信号而言,即交流电在这两种元件上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变化。当正弦交流电流过电容时,电压总是落后于电流。而当正弦交流流过电感时,电流总是落后于电压。下面是具体分析。
电容相位差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电容的特性是通交流阻直流,其实电容并不是能真正的通过交流电,而是交流电对电容的反复充放电带来的电场变化而已,这个电场的变化就引起了电容上电压和电流的不同步,也就是相位差了。我们可以通过其原理来说明一下,当交流电源加在电容两端时,正半周首先会在电容两端的极板上汇聚电荷,这样就形成了充电电流,这是电容的充电过程,而电容两端的电压是随着充电来缓慢上升的,当处在负半周时,电容放电,电容上的电压随着放电电流缓慢减小,电压总是落后于电流,所以说电压和电流存在着相位差。
电感相位差的理解
电感和电容的特性相反,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当电源电压加到电感两端时,电感线圈由于电磁感应会产生一个相反的感应电压来阻止电流的通过,而随着电感两端的电压下降,电流再一点点的增加,电流总是落后于电压,所以说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
总而言之,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电感上的电流不能突变,这样就形成了电压和电流相位的变化。

相关内容